軍人在亞洲地區,沒幾個國家有「令人尊敬」的社會地位。
  有俗諺「好男不當兵,好鐵不打釘」流傳的中國就不必講了,即使軍國主義風靡近半世紀的日本,其軍人的本質也只是「國家強盜集團」。
  這觀念源自甲午戰爭。
  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,日本動員的作戰部隊達二十四萬人,因作戰而死亡的人數僅一千一百三十二人──如此輕微的代價,戰勝以後竟獲得相當於日本「全國年度稅收」六點四倍的巨額賠償收益!
  由於這利益實在太巨大、太誘惑人心,以至於日本從此養成企圖「藉由戰爭,合法掠奪他國財務」的卑劣習性。
  例如甲午戰爭六年之後(一九○○年)的八國聯軍之戰,參戰八國中最積極、最熱心的是日本。日軍不僅參戰的人數最多(請參見表一),而且最勇猛,一路帶頭衝鋒陷陣,承擔大多數的戰鬥。

國 家戰艦 (艘)參戰人數(人)
日本 18 20,840
俄國 10 13,150
英國 8 12,020
法國 5 3,520
美國 2 3,420
德國 5 900
奧匈帝國 4 295
義大利 2 80


  日軍為什麼那麼積極征戰?
  因為他們滿腦門子想的就是「搶錢」發戰爭財。
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,日軍直闖清廷財政部(戶部),一舉搜刮掠奪庫存白銀近三百萬兩。
  除了集團性搶劫,日軍個人也參與民間搶劫。
  八國聯軍戰後,日本也如預期地獲得清廷白銀三千五百萬兩賠款。
  接連兩次「本小利大」的投資讓日本食髓知味,以至於一九○四年日俄戰爭時,日本雖再度獲得勝利,然而慘敗的俄國卻未支付分文賠款,這結果讓全日本人民大失所望,難以計數的市民湧上街頭示威抗議,東京、大阪、神戶、橫濱等大都市都發生大規模暴動。
  可想而知,國與國的戰爭對日本而言就是合法搶劫,日本軍人的本質是「國家強盜集團」的一員。
  軍人在某些時刻(如兵荒馬亂)、某種環境(如戰敗潰逃),搖身一變就成了強盜,這是許多亞洲國家軍人的身影。
  也因此,我始終認為軍人很難擁有「令人尊敬」的社會地位,直到最近看了知兵堂出版社的五本出版品,分別是《德軍鑲鑽騎士》、《希特勒警衛隊師》、《希特勒青年團師》、《西線閃電戰》,以及《消失的200萬人》;看完這五本書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世界有一支充滿榮譽感的軍隊──德國軍人,他們的社會地位崇高,人人以身為軍人而自豪。
  榮譽感是一切力量的泉源。
  由於德國軍人內心充滿了高度的榮譽感,因而德軍的戰力一流、紀律嚴明、忠誠度最高。
  在我眼中,全世界有資格稱為一流作戰部隊的,可能只有二次大戰的德軍。
  為什麼德軍戰力如此之強?
  因為他們擁有極高的榮譽感。
  為什麼德軍擁有極高的榮譽感?
  歷史傳統是其一,然而那是次要的。重要的是主事者如何營造那一種「榮譽的氛圍」。
  德國人是如何做到的呢?
  首先請看相片一,那是二次大戰時德國空軍的軍裝。

相片一:二次大戰時德國空軍軍裝。

  這套軍服別說是七十多年前的二次大戰,即使今天,全世界也沒有幾個國家的軍服比它更出色、更筆挺!
  人要衣裝、佛要金裝,不是這樣嗎?
  穿上這一身筆挺的軍服,你敢隨便坐、隨便站,隨隨便便表現出懶散的神態舉止?
  德國人不單注重衣著,其配件也絲毫不馬虎。
  例如相片二是德國軍官佩戴的軍刀。看看那設計、那做工,即便此刻我看了都十分羨慕。

相片二:德國軍官佩戴的軍刀。

  當然,衣著與配劍只是表面工夫,德國人真正厲害的地方是如何激發,並突顯軍人的榮譽感。
  例如相片三的四張組合照,可以清楚看出德國的戰鬥英雄有多麼威風。
  類似相片三的畫面,我們軍方也看得到(相片四)。
  不過那只是「類似」。
  讀友不妨看看相片三,再看看相片四,肯定會發現國軍對勛章配掛的規定比較粗糙,整體的美感也比較差。

相片三:德國的戰鬥英雄。

  再講白一點就是我們不太重視軍人的勛獎。
  不重視勛獎不就等同不重視榮譽?

相片四:國軍將領。

  而且外行人可能不明白,相片四在軍中被稱為「軍常服」,只出現在特殊場合,好比說年節慶典、重大集會、晉升校閱等。至於日常在軍中,官兵穿的都是「軍便服」(相片五)。

相片五:穿著軍便服的三軍軍官。

  請仔細看相片五,無論其階級是將軍、校官、尉官,眾人的穿著除了因軍種的不同而有顏色的差異,其他「配件」有什麼顯著的不同嗎?
  假如大家統統一樣──優秀的軍官如何突顯自己的優秀,心中又有什麼榮譽可言?
  德國軍人呢?
  再請看相片六,左邊是一位坐在戶外用餐的將軍,右邊是一群正在等待什麼的軍官,試比較他們的外觀──從領口到胸前以至於雙臂,有多麼顯著的差異!

相片六:同樣在戶外活動的德國軍官。

  這些差異代表了什麼?
  一眼可知他立了多少戰功,曾經為國家盡了多大的貢獻。
  更令人吃驚的是,二戰德軍是全世界唯一規定穿著「軍常服」上戰場的部隊(唯一例外的是德國潛艦部隊,因為潛艦的生活環境太差,而且官兵不至於「拋頭露面」)。
  不要懷疑,相片六的服裝就是德軍穿了上戰場打仗的「戰鬥服裝」──很難令人相信是不是?
  德軍只有在修理戰車、飛機等工作時會穿著輕便的工作服,其餘時間無論是辦公、外出、吃飯、開會、上戰場……,只要出現在公眾場所,他們就必須穿著筆挺、掛滿勛章的軍常服。
  穿了一身筆挺的軍常服打仗會「方便」嗎?
  或許不太方便,但德國人主要考量的是榮譽。
  穿著筆挺的軍常服上戰場打仗,即使有一點不方便,然而肯定會有更強烈的榮譽感。
  若心中能有強烈的榮譽感,行動上什麼困難克服不了?
  德國人對於突顯軍人戰功是何等的用心、何等的有技巧,從《德軍鑲鑽騎士》這本書可以看得一清二楚。

圖一:《德軍鑲鑽騎士》封面。

  聽過「鐵十字勛章」吧?德國和英國曾經合作拍了部電影,片名就叫《鐵十字勛章》(Cross of Iron)。
  鐵十字勛章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.威廉三世所創立的軍事勛章,首次頒發於一八一三年,其後歷經拿破崙戰爭、普法戰爭、一次大戰,等到二次大戰更將它運用得淋漓盡致。
  二戰期間德軍鐵十字勛章分三種,分別是「二級鐵十字勛章」、「一級鐵十字勛章」,以及「騎士鐵十字勛章」。
  這三種勛章配戴的位置如相片七(為了美觀,二級鐵十字勛章只顯露它的授帶)。

相片七:鐵十字勛章配戴位置。

  鐵十字勛章頒發的對象必須是在戰場立有戰功的參戰官兵(幕後參與計畫的參謀都沒資格)。也因此,即使貴為德國元首、二戰期間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──希特勒,一生也不曾頒給自己一枚鐵十字勛章。而他所有軍服照之中永遠掛在左胸口的那枚「一級鐵十字勛章」(例如相片八),是當年他還只是一名陸軍下士時,在戰場奮勇作戰的成果。

相片八:掛於希特勒左胸的一級鐵十字勛章。

  希特勒這一生都以自己曾經獲得這枚「一級鐵十字勛章」而自豪。
  不過接下來我要談的主題是這三種勛章中最高等級的「騎士鐵十字勛章」。
  這話題很長,我們留待下週繼續往下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露客團 的頭像
    露客團

    全民國防部落格

    露客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